close

IMB_hiM4fN

我以為開放時間會無限延期的三貂嶺自行車道居然在七月初真的開放了!如果只會在電腦前面嘴人家怎麼遲遲不開放,然後人家開放了之後還不趕快來的話就真的太沒水準了~~~就讓我們來看看塵封三十幾年的舊鐵路隧道到底可以改建成怎樣的自行車道!

螢幕快照 2016-10-13 23.39.50

目前試營運的第一階段(7/3-7/15),進入三貂嶺隧道需要先預約(無料),每天有四個梯次(8:00/10:00/12:00/14:00),各開放80個名額,開放申請預約那天早上我以為網站會掛掉,結果登進去之後馬上就預約好了,而且還不小心就預約到了開放的第一天⋯⋯(在辦公室螢幕前面深深覺得自己是個無憂無慮的單身仔真是太讚了~~~~~)

IMG_0652

網路上的資訊撲朔迷離(也可能是我閱讀障礙),但看起來是從牡丹或從三貂嶺進去都沒問題。所以我就一早搭上火車一路睡到牡丹,這次沒有睡到脖子扭到,我果真已經是一個大人了。

IMB_1R37eq

出了三貂嶺車站看出去可以看到等等會去的三瓜子隧道口,想當初平溪線的列車會經過鐵橋跨河通到那邊去的餒(想當初指的是1985年以前,連Taylor Swift都還沒出生的年代)(那座鐵橋也已經拆掉了,想必那應該就是上次估狗大神報給我想騙我渡河的那條路ㄅ==)

聽說河床上有舊鐵橋的痕跡,留給各位慢慢去考古~~~

IMG_0771

假日早上在牡丹下車的人意外的還不少,看起來多數應該是退休樂齡人士(都已經退休了幹麻還假日出來跟大家擠⋯⋯),一出車站門口就可以看到三貂嶺自行車道的指示牌,出站的那個瞬間就可以看到,不用擔心會找不到

螢幕快照 2016-10-07 20.14.38

但是不要傻傻的就跟著指示牌走餒,要先右轉去車站停車場旁邊借UBIKE,我為什麼知道停車站在哪裡勒?因為我之前來閒晃的時候有看到。

但路人們好像不知道,因為我騎一騎被看起很困惑地一行路人被攔下來問說「妳在哪理借腳踏車的???」

IMG_0776

來喔,來看看一國兩制公共自行車,騎出規定範圍(僅限雙溪到侯硐之間4個站點)要多收250調度費,而且晚上還不能騎⋯⋯蛤⋯⋯這樣晚上想兜風怎麼辦?????真是有夠不自由的UBIKE。
 

IMG_0774

這車跟一般2.0腳踏車的差別就在腳架下方多了兩塊鐵片,因為三貂嶺自行車道的路面大多都是用鋼筋鋪設而成,這樣比較方便停車,車身就只有差在這邊⋯⋯

IMG_0796

我到租車站時其實沒剩幾台車了,感覺應該滿多人會借不到車(然後就打去罵。)

網路消息指出一國兩制侯雙自行車特別行政區內只有80台車。外面的車不可以停進來,裡面的車不可以停出去,最好是夠用^^

IMG_0780

從火車站往三貂嶺隧道自行車道的標示多到不可能迷路,跟著騎就會到了。

螢幕快照 2016-10-13 22.55.47

來,下面是自行車道的路線圖,筆直的部分是隧道的部分,隧道裡面不可以騎車要用牽的,預約網站上面有寫然後全部人傻眼,不能騎車的自行車道算什麼東西???就像是大家月底沒有錢的錢包嗎~~~

IMG_0794 2

我聽到路上在走路的人說「啊反正隧道裡面也不能騎,那就不用借車了去走走就好了~~~」是啦,真的是可以去走走就好了,但從牡丹車站要到隧道口也有一點多公里,騎車比較爽,外面很熱,胖子怕熱啊~

IMB_p7e0nu

三貂嶺車站是1922年通車的,今年剛好是平溪線通車一百週年(賀~~~~

IMG_0789

雖然三貂嶺車站都已經啟用一百年了,出車站的標示還是一樣不清楚,我上次來卡在鐵道旁邊不知道該怎麼走,像個阿呆一樣被前後左右的「禁止行人通行」的標示卡的動彈不得ㄏ

IMB_FhDrXy

1985年隨著新的三貂嶺隧道啟用,宜蘭線鐵道單軌改雙軌,舊三貂嶺隧道就封閉了,過了這麼多年終於又被打開,結果最後變成不能騎車的自行車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螢幕快照 2016-10-13 22.48.48

在牡丹自行車道戶外的這段很漂亮,芭蕉樹真可愛~~~我真的好會騎車,單手騎車手持哀鳳錄影還可以這麼穩,我棒,SE2畫質還行還行~~~這邊有點窄,放雙手騎車感覺會很刺激~~~

IMB_GD3N5d

沿著鋪柏油的自行車道騎到底右側那棟建築物就是報到的地點,有很~多~工作人員,進場之前要量體溫、掃預約的QR Code,然後手臂會被蓋章,像是被豢養的豬一樣,今天我就是雙溪區公所的豬。

IMG_0845

我搭的那班火車是9:33抵達牡丹的,推薦大家出站借了車之後趕快騎過來,雖然我報名的是十點的場次,但也沒有管很緊,到了就可以進去了,趕快進去才能避開人潮~~~尤其是10:30有導覽,趕快閃遠一點~~~~~

IMB_qon8hy

來來來,騎到隧道口就可以下車用牽的了。

IMG_0801

在報到處有一個工作人員阿伯看我沒有要參加導覽所以就很熱心地跟我介紹(感恩的心~),他說妳要把這邊當作一個可以用五感體驗的歷史博物館啦,這不只是一個自行車道。

呃,阿你怎麼不叫做三貂嶺隧道歷史園區⋯⋯

螢幕快照 2019-02-16 16.26.47

根據設施旁邊的牌子上所示,這條自行車道的經費來源是教育部體育署跟新北市政府,花費金額三億兩千萬元,竣工日期寫2022.03.01(原來春天就蓋好了啊~~~我等到都快中暑了~~~~~)

螢幕快照 2019-06-04 14.37.41

除了幫自行車道做出全新的定義外,政府應該要順便幫自行車道做個主題曲,為各位遊客創造更加完整の體驗(讚)。

又講太多廢話了,來進隧道啦~~~裡面很黑。

IMG_0805

螢幕快照 2016-09-04 16.11.53

隧道裡面都是採用間接光源,所以實在是有點暗,但是裡面超級涼~~~~~嗚~~~~~涼的非常舒服~~~~~好想住在隧道裡面~~~~~

IMG_0804

車道旁邊有距離標示,也是用鋼筋去設計製作的,頗可愛~

我在裡面安分守己的牽著腳踏車走,結果從後方開始出現愈來愈大聲的嗡嗡聲,我想說這到底什麼聲音,結果居然是騎著電動車的工作人員⋯⋯明明隧道入口旁邊的「空間使用說明」第一項就寫說:「管制路段禁止汽車、機車、電動車等等進入」==,好喔。

騎到我旁邊的時候他還停下來,原來是剛剛在門口跟我說這是歷史博物館不是自行車道的阿伯啊~他很開心的問我說逛的怎麼樣,然後補一句說「如果偷騎跌倒(我們)不負責哦~」,原來他們都已經預設大家會偷騎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不會跟你們說我有沒有騎,你們可以看下面影片速度自己判斷^^(就跟你們說要早點進來吧,都沒人多好~~~)

IMB_Na3ljm

自行車道有三公尺寬,因為隧道頂端會一直滴水下來,所以路面頗濕滑,路面兩側各有50公分寬的洞,想要掉下去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IMG_0812

其實有牽自行車最好的地方就是會有頭燈跟尾燈,不然裡面很黑真的會撞到,尤其是對向沒牽車走來的路人根本看不到⋯⋯到這裡就可以知道為什麼隧道裡面為什麼不開放騎自行車了啦,畢竟平常在河濱公園就可以知道騎車的人可以有多三寶了,可能會氣到得內傷。(但是ubike有公共自行車傷害險,不擔心)(但得內傷應該沒有理賠⋯⋯)

螢幕快照 2021-11-20 13.19.31

總之在隧道裡面不要併行,也不要想要在這邊溜直排輪,真的不要。

螢幕快照 2022-07-09 9.39.04

工作人員阿伯說隧道要用五感體驗,所以我就很仔細在聽,想知道在隧道裡面到底會有什麼聲音,但是除了水滴聲,最大聲的就是你手上腳踏車的鍊條聲哈哈哈哈

螢幕快照 2019-05-18 22.57.10

隧道裡面聲音都有回音,走的離其他參觀的人比較近的時候有時候就會被迫要聽他們的聊天聲,好吵~~~希望以後隧道裡面可以設置分貝偵測器,偵測到太大聲的話就藉由地面鋼筋直接十萬伏特電擊那些很吵的人謝謝。

img_thunder

真的是很難想像跟著導覽一起走的那一整團人會有多吵,想到我就怕,趕快先衝進來的我真是個孤僻的小天才~~~

隧道內的車道地面是由鋼筋鋪設而成的,從中間空隙可以看到隧道底部的樣子(就是一些石礫),啊Airpods要小心餒,掉下去會很難撿。

IMB_iZKLCs

官方對於鋼筋路面的說明文字是這樣的:「本自行車道以環境體驗為目標,而非以通勤、快速騎乘為目標的專用道,故可視為非典型自行車道,並不追求最舒適的自行車道鋪面,而是在能達到環境體驗的架構,提出能夠符合慢行、安全的鋪面。」

好啦,我們都懂啦,自行車道跟愛一樣有很多種啦,不要這麼狹隘。

IMG_0818

如果幸運的話在隧道裡面可以看到螢火蟲跟蝙蝠,我有看到很多倒掛在隧道頂部的蝙蝠!蝙蝠的頭好小!!!藉由隧道裡的間接光源看得到他們的大眼睛還有一直在蠕動的頭!!!

在看蝙蝠的時候,工作阿伯剛好又騎著他的電動車經過我,他說「哇妳有看到蝙蝠!五福臨門!」然後想要幫我跟蝙蝠拍照⋯⋯沒關係啦,真的不用沒關係⋯⋯

啊要記得拍蝙蝠的時候不要開閃光燈,也不要拿手電筒照他們!希望牠們過得舒服,不要被遊客們吵死~~~

IMG_0830

自行車道上其實包含了兩條隧道,分別是比較長的舊三貂嶺隧道(1850公尺)跟三瓜子隧道(只有115公尺),在兩條隧道交接處是一個美麗的充滿植物的神奇空間,所以就會有一些人在那邊拍照(真是太棒了= =)

IMG_0826

上面這對穿藍色的應該是夫妻,拍照拍有夠久,後面的人大家就已經很有禮貌地讓你先拍個幾張了,結果他們拍出興趣來開始瘋狂換姿勢狂拍,你們要這麼北七我也沒辦法只好直接走過去,煩死了,都幾歲的人了把禮貌拿出來不要這麼不要臉。

螢幕快照 2016-10-08 10.14.21

大家拍照要記得看後面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等你喔,不然會被其他脾氣很差的遊客罵^^(像是我)

螢幕快照 2016-10-13 22.48.31

第二段的三瓜子隧道只有115公尺,走沒幾分鐘就會看到出口了,那是一個積水很嚴重的地方~(所以有美麗的倒影),運氣好的話剛好可以從洞口看到火車在對岸駛過的畫面,很讚,鐵道宅宅看了很開心~~~~~

IMG_0835

總結一下,在隧道裡面大部份的人都很遵守公告的(牽著車)在走路,也有人坐在椅墊上把車當滑步車一路滑行,少數有幾個人在比較空曠的區塊就會放開心胸的騎一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IMG_0838

走完隧道全程大概40分鐘,隧道真是偉大的人類工程,如果越過山頭從牡丹走來三貂嶺的話要兩個小時喔^^(我試過了,可以參閱這篇:侯牡公路/三貂嶺礦坑澡堂改建的香港圖書館「禾炚」

上面照片中隧道口有一個不知道怎麼混進去的阿伯(他自己說他沒有預約),感覺是個巴不得明天就世界大戰的那種很愛到處臭嘴的阿伯,他就在隧道口說什麼阿這個自行車道還沒驗收完成啦~那個旁邊也還沒做好,人會掉下去~~~自顧自的嘴了一波之後他就走了~~~(好像其實跟我差不多(?????))

螢幕快照 2016-10-07 22.26.07

IMG_0839

隧道出口出來以後是掛在山壁上的棧道,這段有點陡,所以也禁止騎乘只能用牽的

IMG_0836

(就是下面照片中鐵橋後方掛在山邊的那條~~~)

IMG_0898

每次去三貂嶺就是火車看到飽,從自行車棧道看過去河的對案就是去火車鐵道,ㄅㄨㄅㄨㄅㄨ,ㄅㄨㄅㄨㄅㄨ~~~

IMB_YiAG0g

  螢幕快照 2016-09-25 11.59.17

螢幕快照 2016-09-25 11.59.19

IMG_0851

三貂嶺側的自行車道入口長上面這樣,旁邊就緊鄰著公路,可以接著騎黃金山海線去侯硐,啊如果有空有體力的話要接環島一號線直接繞台灣一圈也是很棒。

IMG_0850

從自行車道入口去ubike租車站還有一段路,沿著公路跟其他車一起騎過橋下去就會看到了,果然還是騎車好,好快~~~~~

IMB_HO94xo

還車之後嗶卡,總共才25塊,好俗啊!真是小資女孩假日便宜消遣~~~~~讚讚讚讚讚~~~~~

昨天查了一下發現,7/15之後規則有點調整,每梯次入場人數從80人降為40人,不同梯次分別由牡丹及三貂嶺進入,採單向進出管制,除鏡面水池區域及壁掛棧橋外,自行車可以騎乘方式體驗。(但是速限10公里噢~)終於要還自行車道一個公道了啊~~~這個滾動式調整也是調得頗快,但人數變少感覺會很難預約~~~~~

螢幕快照 2017-11-09 22.36.17

騎完自行車道想起來我還沒吃早餐,好餓。走經過「山寓」發現居然有開!而且居然有位子!好幸運~~~~~

IMG_0860

一個人就是什麼都吃得到~~~(通常啦),果醬吐司已經被我吃掉了才想起來要拍照ㄏ

IMG_0869

早餐都吃完了「禾炚」還沒開門,只好先去旁邊爬三貂嶺瀑布步道,我發現爬山的時候聽珂拉琪很讚誒,感覺會聚集很多山中好的能量哈哈哈哈,爬下山之後快要熱死,全身都是汗然後腳還在抖(我的腳也太不爭氣哈哈哈哈)

IMG_0857

下山來看個書,補上一個上次沒拍到的禾炚入內需知,總之就是不要吵不要鬧就好。

IMG_0858

這次發現老闆好像都懶得跟進來的人介紹空間了,我就問他說「你為什麼都不介紹了?」他說「剛剛進來的這些人裡面,有誰有拿起書來看的嗎~^^」

我說「有啊,剛剛那個女生有坐在浴池裡跟她男友說『拿一本書給我拍照~』哈哈哈哈」,老闆說「(我)不要浪費他們時間,也不要浪費我的時間~~~」

IMG_0899

這本好看,原來在香港防曬乳跟助曬劑都叫太陽膏。

一邊看書一邊聽老闆抱怨一國兩制腳踏車,果然香港人講起這個話題的深度就是不一樣哈哈哈哈

螢幕快照 2022-07-09 9.41.05

三貂嶺真是棒,可以看火車看瀑布看書,還可以直接坐火車回南港北流看陳珊妮演唱會,整場表演太精采又太用心,高度做到出來真的是好看瘋!!!(而且我為什麼坐在第一排⋯⋯???????)

那這篇就這樣啦,最後附上牡丹住宿文,有興趣可參閱侯牡公路/充滿綠色的牡丹湯屋民宿「小山溪」

螢幕快照 2019-06-04 1.23.58

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尼可 的頭像
    尼可

    尼可

    尼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